麦肯锡最新报告:缺乏紧迫感成为养老储备未达预期的首要原因
时间:2023-08-30 09:05:18  
来源:商业周刊 

  近日,知名咨询机构麦肯锡发布了《麦肯锡中国养老金调研报告——拥抱老龄化时代:保险机构参与中国养老保障的整合式探索》。报告称,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预计到2027年,中国将从一个“老龄化”社会快速转变为一个“老龄”社会,而这一变化用时仅25年。报告显示,当前居民养老准备存在信心、规划、储备三方面不足,而“缺乏紧迫感”被列为“准备未达预期”的首要原因。与此同时,在国内人口加速老龄化、经济复苏乏力和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等多重挑战下,我国养老事业正呈现出家庭功能弱化、养老服务支付渠道不足、农村养老服务种类少且供给短缺、城市养老服务结构失衡等诸多问题。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养老储备及规划成为当前各方亟需面对的现实。

  麦肯锡在报告中指出,大保险行业在助力居民积累养老财富、发挥长期资金优势以及构建康养产业链方面拥有难以替代的独特价值与优势。实际上,国内头部险企一直在养老领域持续布局,如中国平安构建的“三经四纬”服务体系、平安居家养老的一站式服务平台,都在探索“中国式”养老方面取得了客户的认可。

  信心、规划、储备三不足 供需矛盾待解

  麦肯锡报告显示,当前居民养老准备存在信心、规划、储备三方面不足,而“缺乏紧迫感”被列为“准备未达预期”的首要原因。

  调研数据显示,约70%的受访者对能否“在财务上舒适地退休”存在不同程度担心,约80%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无明确养老退休规划”,同时约75%的受访者表示当期养老储备不足人民币100万元,这个金额低于《中国城市养老服务需求报告(2021)》所估算的国内一线城市居民人均养老花费(约人民币115万元)。但与之相对应的是居民对退休时的财务状况却普遍期待较高,约有70%的受访者希望达到与退休前相当的生活水平,并愿意拿出较高比例收入作为退休养老储备,“想花钱但不知道怎么花”,供需矛盾显而易见。

  2022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确定了个人养老金的制度框架。但据此次麦肯锡报告调研数据,国内居民对“个人养老金”制度的了解度已达80%,但是实际购买率仅为8%。其中,从“了解”到“开户”的转化率为45%,而从“开户”到最终购买的转化率仅为23%,偏差可谓巨大,可见居民养老金规划和投资管理意识有所不足,养老金融教育存在显著死角。

  从细分情况来看,超过九成表示当前养老储备“未达预期”的受访者中,“缺乏紧迫感”被列为养老储备“未达预期”的首要原因;与此同时,“精力与资金不足”(例如“支出压力大,没有多余资金做养老储备”“工作太忙,没有多余精力考虑退休后的事情”),以及“需要专业支持”(例如“没有清晰渠道可以做养老储备投资”“缺乏专业的养老/退休规划师来帮我一起完成”),也是居民在做养老储备时遇到的两大挑战。

  对此,报告指出,面对“意愿(Willingness)”“能力(Ability)”和“技能(Capacity)”缺失,金融机构在加强市场教育时需更加注重“养老紧迫感”的宣导,同时优化客户旅程与体验,以专业的服务多渠道触达客户,推进客户实现从“了解”到“购买”的转化。

  养老准备刻不容缓 邻国日本的前车之鉴

  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疗的显著进步,人类平均寿命已然超过“古稀”,“养老”成为了一个必然的社会性话题。相对而言,中国的人口老龄化起步相对较晚,有一定的条件“摸着石头过河”,汲取老龄化国家的经验,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道路。

  从日本的例子来看,其老龄化始于20世纪70年代,如今,日本已成为老龄问题严峻的超高龄社会。截至2022年7月1日,日本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高达29%,人均预期寿命84岁,百岁老人也不罕见,日本正在进入一个“百岁人生”的时代。从社会氛围看,日本民众对养老的迫切感、焦虑感强烈。

  日本NHK电视台曾拍摄多部纪录片,用镜头记录日本老年人的现实养老困境。例如,在2013年的纪录片《老人漂流社会》中,由于护理设施等资源不足和养老体系不完善,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被迫在各个养老院之间频繁搬迁,陷入“漂流”状态。这些“无家可归”的老人们有的辗转于医院或短期老人福利院,有的只能住在仅有三张榻榻米的免费低额住宿点,有的甚至病倒在路边。

  纪录片《老后破产》则记录了这样的场景:日本老年人退休后仅靠养老金无法维持生活,即使在年轻时努力工作、拼命存钱,也难逃“老后破产”的命运。钱不够花、积蓄清零、吃不饱饭、坐不起车、舍不得用电、不敢生病、无人关照、没有朋友、拼命工作、晚年失独……这些都是很多日本老人真实的晚年生活。

  养老焦虑也推动日本社会想办法解决养老难题。2008年,日本建立独立于其他医疗保险制度的后期高龄者医疗制度,其对象是75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和65岁~74岁的身体残障人士。此外,日本在2000年开始实施护理保险制度,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引入更多的民营企业参与护理服务,调动市场、地方政府及非营利组织等的参与,以减轻政府财政压力,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看护需求。

  头部险企发力 “中国式”养老呼之欲出

  当下我国老龄化速度加快、程度加深,亟需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各司其职激发市场活力,形成合力,助力居民更好应对潜在的养老难题。尤其是横跨保险、健康、养老、资管等经营资质的大保险行业,在助力居民积累养老财富、发挥长期资金优势以及构建康养产业链方面,拥有难以替代的独特价值与优势。

  此次麦肯锡报告也指出,与购买理财产品不同,受访者在购买养老金融产品时,更信赖、也更倾向于选择银行、保险、券商及基金公司等成熟金融机构,这四类机构成为最受客户青睐的“前三大渠道”。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徐炜也表示,纵观客户触达、产品设计、附加服务等业务模块,细分客群之间存在明显的偏好差异;金融机构需更加具体地为目标客群打造量身定制的产品,并提供紧扣客群需求的渠道及增值服务,成为客户养老退休的整体解决方案合作伙伴。

  实际上,平安等较早关注养老领域的头部险企,近年来持续专注养老金融供给侧改革,已搭建了完善的服务产品体系。如平安的“三经四纬”——即以“御享、盛世、智盈、如意”四大产品为纬线,以“高端康养、居家养老、健康管理”三大服务为经线的格局,以全生命周期式的服务满足人民对健康、养老日益增长的需求。

  其中,平安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于2022年3月重磅上市。秉持“老人舒心、子女放心、管家专心”的理念,平安居家养老整合“医、食、住、行、财、康、养、乐、护、安”10大场景服务,通过“三位一体的养老管家”,为客户搭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居家养老建议解决方案,配合严密的服务监督体系,最大程度保障客户权益。

  上述“三位一体的养老管家”,包括智能管家、生活管家和医生管家。智能管家提供生活助手、智慧物联等服务;生活管家帮助老人匹配服务需求,7X24小时在线,与智能设备互联互通,随时待命,一旦遇到紧急情况,能够及时介入,避免风险扩大;医生管家则可以提供7X24小时的音视频问诊。

  例如,在让子女放心这个“老大难”问题上,平安居家养老推出360度智能守护体系,通过智能监测设备,结合管家平台,实现设备发现异常时监测系统和管家会及时响应。目前平安居家养老服务提供的智能守护服务,可以对居家老人的体征、行为及环境这三大要素进行监测,实现多种风险精准识别。紧急情况下,智能终端可触发秒级预警,根据风险等级启动干预预案。求助信息可第一时间发出并传达到子女、紧急联系人,真正做到让“全家安心”。

  在服务场景构建方面,依托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平安居家养老通过设置系列老年大学特色课程,包括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朗诵声乐、手工编织等,以及专属定制游、city walk等活动,解决老年人孤独、失落等心理困扰;通过与北大康复、易得康等优质供应商联手打造特色护理服务,解决子女照护负担重、对护工资质担忧问题;同时,支持全国百强医院、三甲医院绿通服务,还为行动不便、流程不熟的老人提供就医便利,解决看病难的困扰,提供科学用药指导,帮助老人避免“处方瀑布”的问题。

  同时,为更好地监督服务质量,平安居家养老建立了“五管十维”的供应商管理体系,包括服务商品管理、订单履约管理、过程标准管理、结果管理、风险管理五大方面,每个方面涵盖两大维度。借由这套体系监督服务质量,帮助老人和子女监督服务过程,确保服务质量是受到把控的。为检验服务标准与流程,平安居家养老还会对核心服务、尖刀服务开展盲测,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优化升级。

  值得留意的是,近期多家机构联合发布的《2023养老金融指数报告》,推出新时代养老金融指数。该指数通过建立关键指标体系,对金融机构在养老金融方面进行不同维度的能力评估和分析,得出评级指标,提供市场信息和决策指引,支持养老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平安人寿获评养老金融指数A类评级,位居保险企业第一梯队。

  业内人士认为,无论从资金管理能力与经验,还是稳定的现金流优势,平安等头部险企依托集团优势构建的“保险+养老+健康”业务闭环都将在未来养老金融产业占据显著的优势,马太效应较为明显。

  目前来看,平安居家养老服务已获得了市场和第三方机构的认可,下一步,“领头羊”险企要做的是将试点成功的经验以点带面推广开来,打造中国式养老的样板间,配合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从而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道路。

  【重要提示】:

  本文章所涉及的居家养老服务由平安健康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平安健康”)及/或具有经营资质的第三方服务商提供,其中付费服务客户可按需自主选购。公司有权根据客户需求及公司规划、市场环境等因素,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对权益内容及使用规则等相应予以调整;各地区提供的服务事项存在或可能存在差异,合作方平安健康及其服务商所提供的居家养老服务可能有调整,具体请以平安养老管家服务号/小程序最新信息披露为准。

  (本文转自财联社)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发布本文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资理财需谨慎,切勿轻信投资承诺,本站与任何网上投资行为无关。

中国财经网 : www.fecn.net    责任编辑 : 26
【已有 0 位网友发表看法,点击查看>>
相关新闻
发帖
已有 0 条 跟帖
还没有账号,马上 注册>>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的看法,不代表中国财经网立场。
新闻评论排行
新闻图片推荐
新闻24小时点击排行榜
专题
中国财经网-环球经济网门户版权所有 ©2010-2021  北京市公安局国际联网备案号:11010802036341  
ZongABC01 Powered by fecn inc